致敬父親節(jié):我和你不僅長得像,工作也一樣……
翻開孩子們的作文本,以父愛為主題的篇章里,“父愛如山”一定是高頻詞匯。這似乎是最貼切的一個詞了。與母親那熱烈澎湃像大海一樣的愛相比,父親的愛的確更像一座山,休眠火山,外表看起來內斂、含蓄、沉靜,唯有直抵內心才能看到那里翻涌的熾熱。作為家中的頂梁柱,他們習慣于把疲累、失落和不如意深埋心底,只在某幾個夜晚,把這些生活的“負贈品”化作散啤杯口的幾個酒嗝,然后,第二天一覺睡醒后又默默將一家人的希望扛在肩頭,咬緊牙繼續(xù)前行。
又到父親節(jié),記者采訪了多對父子,他們均是子承父業(yè)。因為工作在同一領域,他們對彼此又會多一份理解。通過他們的故事,讓我們再次一起感受那份父子親情,感受父親那份如高山一般厚重深沉的愛。
醫(yī)生“父子兵” 慈父因為患者對兒子板起臉
同是醫(yī)生,研究的是同一專業(yè),在同一家醫(yī)院同一科室工作,父親老張醫(yī)生和兒子小張醫(yī)生是市立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道“風景”。
19日上午10時30分,父親張健已經在門診上忙了兩個多小時,兒子張旸則在病房結束了一個漫長的夜班。張旸跟同事做好交接之后,來到父親的門診上打了個招呼,簡單詢問父親的身體情況后準備回家補個覺。簡單的兩三句話后,父子倆便默契地又各忙各的了。
“我選擇成為一名醫(yī)生,確實是受父親的影響?!睆垥D告訴記者,從他記事起,和樂融融的家里聊天話題便經常圍繞著醫(yī)院、患者,聽父親用醫(yī)學原理解釋患者的病情,看父親因為患者選擇哪種治療方案而反復斟酌,耳濡目染,張旸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所有的志愿都選了臨床醫(yī)學。報考研究生時,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父親一樣的內科方向。
談起張旸的從醫(yī)選擇,張健卻坦言這與自己當初的設想是“跑偏”的?!拔覐尼t(yī)35年,深深體會到這份職業(yè)的辛勞和不易。作為父親,我以前常想是不是應該讓兒子從事一份更輕松的職業(yè)?但是兒子是個有主見的人,他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要尊重他的選擇?!?/p>
張旸從小便在心里給張健貼上了撕不掉的慈父“標簽”。“父親一直是和藹可親的,對我向來主張‘無為而治’,從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等跟我著急上火。”
就是這樣一位慈父,極少幾次面對兒子板起面孔來嚴肅談話,都是因為工作的事。
“有一次在病房遇到一位患者,雖然我耐心為他解釋了很多次必須要做幾種檢查的原因,但對方就是不理解,嫌檢查太多,而且態(tài)度挺不友好的?!睆垥D是科里出了名的好脾氣,對待患者一向溫和、有耐心,他當時沒對患者表現(xiàn)出任何負面情緒,回家見到父親后,攢了一肚子的委屈忽然就憋不住了。沒想到一向慈祥的父親聽完后沒有急于安慰他,而是先上起了課。“我父親說:‘我們看的不僅是病,更是有疾病的人。面對未知的病情,患者會難過恐懼,有情緒是難免的。我們應該多體諒、安慰他們。”這些話在張旸心里扎了根。
在問及父子倆經常聊的話題時,兩人表現(xiàn)出高度默契——“我經常提醒他要多學習,多向前輩、師哥師姐學習,向病人學習?!薄拔腋赣H總是讓我多學習,向前輩師哥師姐學習,向病人學習?!碑斎?,還有繞不開的患者、診療。對父子倆而言,有一個能和自己共同體會、分享救死扶傷的人,那份從職業(yè)獲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是雙倍的。
曲藝“父子兵” 父親把兒子“打”成山東快書傳人
作為高派山東快書第三代和第四代傳人,在島城曲藝圈里,仵延國和仵翔幾乎是無人不知的父子檔。仵延國是島城知名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退休后被聘為青島市曲藝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為了傳承山東快書,目前正致力于教學工作。兒子仵翔,作為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助理、青島說唱團團長、青島市曲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則常年活躍在舞臺上,為市民們奉上一場場精彩的文藝表演。
“我父親是名醫(yī)生,但是他喜歡音樂和山東快書,有一次我偶爾聽他的老唱片,聽到了山東快書,當時就被迷住了!”仵延國告訴記者,他的父親很開明,當即決定讓他拜李洪基老師為師,進行專業(yè)學習。中學畢業(yè)后,仵延國先后在青島市話劇團、藝術館、民族藝術劇院等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年幼的仵翔在這些舞臺下逐漸成了父親最忠實的粉絲。
盡管自己的父親希望孫子也成為一名醫(yī)生,但仵延國卻看出兒子對曲藝的執(zhí)著和熱愛,有意識地開始引導仵翔在舞臺上釋放他的所有熱情?!拔沂菄栏福以诤⒆涌磥?,可能嚴得可怕?!必跸枇⒍藢W習山東快書的目標,仵延國的“武”氏教程也正式“上線”?!昂⒆有〉臅r候,有時教了多遍的內容他記不住,我就著急,恨鐵不成鋼,有時候真忍不住會動手?!倍跸杌叵肫鹦r候的點點滴滴則認為,如果不是父親,那么自己可能不會打下扎實的曲藝基礎。
同為曲藝工作者,在舞臺上父子倆展現(xiàn)給觀眾的都是熱情洋溢的一面,可一旦下了臺,父子倆又像多數(shù)中國男人一樣,變得含蓄起來,并羞于表達自己的情感?!拔覀兤綍r經常聊的還是山東快書,兒子有時候會讓我?guī)退更c一下他的新節(jié)目?!北M管兒子已經42歲,且事業(yè)有成,但是面對兒子的不足,仵延國仍會一絲不茍地指出作品中存在的問題。談起最喜歡干的事,仵延國說,他很享受和兒子一起看電視談論的過程,爺倆一起探討某個曲藝節(jié)目的成功之處和敗筆,相互切磋,取長補短。
在仵延國看來,仵翔是個不折不扣的孝子。自從流行過父親節(jié),每個節(jié)日,只要有時間,仵翔一定要和仵延國好好喝一場慶祝一下。但是近幾年工作越來越忙,這樣的慶祝方式對仵翔而言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當記者問及今年的節(jié)會怎么過時,仵延國樂了,“哈哈,他正在外地演出,估計還是會從微信上給我發(fā)了大紅包,然后寫上:“老爹,祝您節(jié)日快樂!”
公交“父子兵” 志愿服務崗上過別樣“父親節(jié)”
19日下午,在團島車站,301路線駕駛員劉寬昌和305路線駕駛員劉叢帥在站頭擺起“志愿服務崗”,為市民提供出行咨詢、搬抬行李等服務。他倆是父子,由于分屬不同線路,兩人平時忙于工作,見面時間有限。在父親節(jié)來臨之際,兩人通過志愿服務的方式站在了一起。
“這個小車太重了,我?guī)湍闾岚桑 眲矌泿鸵晃怀丝蛯⑿⊥栖嚢嵘瞎卉?。父親劉寬昌則在教一位老年乘客如何使用健康通行碼乘車。劉叢帥怕父親口渴,默默打開一瓶礦泉水遞給他。
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加優(yōu)質、全面的服務,父子倆特意準備了“志愿服務百寶囊”,里面有備用口罩、消毒劑、消毒濕巾等防疫用品,扳手、鉗子、鏍絲刀等小工具,有創(chuàng)可貼、紗布、膠帶、風油精、血壓儀等急救用品,還有針、線、圖釘、方便袋、充電寶、公交乘車指南等日常用品。
“平常忙于工作,也沒多少時間和兒子待在一起,這次一起來站頭服務,父子倆一起干一件事,我感覺很幸福?!眲挷f。
在劉叢帥心中,駕駛公交車穿行大街小巷的父親一直都是自己的偶像。小時候,劉叢帥便經常陪父親工作。在父親工作的停車場院,劉叢帥用稚嫩的童聲數(shù)著場院里的每一輛公交車,用瘦弱的手臂轉動著方向盤。源于從小的耳濡目染,劉叢帥在就業(yè)時,選擇進入公交集團,正式成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
“印象中,父親總是很忙,每天都是單位和家兩點一線,經常天不亮就去上班了?!睋?jù)了解,劉寬昌常年跑首班車,經常凌晨3時多就要到單位準備,一旦碰上雨雪天氣,他就會更早到單位掛防滑鏈條、撒融雪劑?!?1年、7000多個凌晨,無論遇到什么特殊情況,他都沒有耽誤過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他作為一名老黨員,又率先寫了請戰(zhàn)書,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眲矌浾f,自己以前不懂父親,覺得父親心中只有工作,當自己成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后,才知道自己身上承擔的責任。父親的行為也悄悄影響著自己,他時刻以父親為榜樣?!靶r候是父親守護我,現(xiàn)在換我守護他,我會繼續(xù)努力工作,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人,爭取成為父親的驕傲。”劉叢帥說道。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張琰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