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煙臺笏山金礦救援:幾百名救援人員夜以繼日,生命通道每小時鉆進30多米
照明燈將現(xiàn)場照得亮如白晝。
1月12日晚上10點左右,記者離開笏山金礦救援現(xiàn)場時,幾百名救援人員仍在哈氣成霜的野外忙碌著,照明燈將現(xiàn)場照得亮如白晝,鉆機發(fā)出的“噗呲”氣壓聲代表鉆深又加了4米,愛心市民趕來捐贈防寒物資。遠處望去,現(xiàn)場人頭攢動。為了被困的22名工人,救援指揮部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傾盡一切辦法”,全力推進井筒清障作業(yè)和救生孔施工,爭分奪秒、不惜代價。
徹夜打孔救援。
1月10日下午2點,棲霞市笏山金礦發(fā)生爆炸事故,22人被困井下。事發(fā)后企業(yè)對救援困難估計不足,直到11日晚8點才向應急部門報告。12日下午,記者在距救援現(xiàn)場約1公里處看到交警正在交通管控,不時呼喊著指揮過往車輛為救援設備留出通道。
記者下車徒步前往現(xiàn)場的途中,恰逢紅色的雪姆鉆機作業(yè)車正在進場。距礦井約600米的一處路口拐彎處是個上坡,積雪融化后的土路泥濘坑洼,作業(yè)車輪胎騰空打滑。現(xiàn)場民警拎著鐵鍬抓緊墊土,作業(yè)車很快脫困。
為盡快打通新的生命通道,救援人員在下放吊籠清理井筒障礙物的同時,從全國調(diào)集了3臺大口徑、大功率先進鉆孔機,從地面向下鉆通3條救生孔作為生命通道,解決通風和給養(yǎng)輸送問題。12日上午,一臺20厘米口徑的鉆機率先開鉆。
砸進地里拴著紅布的鋼釬是雪姆鉆機生命通道鉆孔的定位。
1月12日下午4點左右,山東省煤田地質(zhì)局第二勘探隊救援中心的郭濤站在正安裝的雪姆鉆機旁,指著砸進地里拴著紅布的那根鋼釬介紹:“這個就是鉆孔的定位,利用定向技術(shù),能準確地打到指定的位置?!边@意味著,從鋼筋往下600多米,很可能就有被困的礦工。
救援人員從礦井口向井下放風帶,用于抽出有毒氣體。
棲霞的深冬,傍晚6點天就開始擦黑。到了6點50分左右,記者在礦井口看到救援人員正往井下放置風帶,用于抽出井下有毒氣體。12日晚7點,第二次救援發(fā)布會上通報,通風管下放阻力大,排放有毒氣體、清除障礙物需要一定時間。
鉆機每往下放一根鉆桿,再開鉆時“噗呲”一聲釋放壓縮氣體,都會激起一陣飛塵。離鉆機最近的工人渾身滿面全是土,不時拍打著大襖的帽子。鉆桿從地下帶出的沙土,反映出地下的地質(zhì)情況,在現(xiàn)場堆出一個個小土包。
“俺就是棲霞人,這就是我們的家,棲霞能用上我們的,我們?nèi)娜??!?58歲的工人老劉11日深夜接到通知,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直到12日晚上,已被塵土遮蓋得看不清膚色的老劉,仍執(zhí)著地守在鉆井旁。為打通生命通道,他和工友每隔七八分鐘就下一根鉆桿。
老劉畫“正”字計數(shù),每個“正”字代表鉆進了20米。
下完鉆桿,老劉會緊接著畫一道杠計數(shù)。一根鉆桿4米長,一個“正”字畫完,就意味著離被困人員又近了20米。晚上6點半,鉆深還只有80米,到了晚上8點35分,老劉已經(jīng)開始畫第8個“正”字,平均每小時鉆進三四十米。
晚上9點半左右,包括馬女士在內(nèi)的20多名當?shù)刂驹刚咚蛠砹藧坌钠髽I(yè)、愛心市民捐贈的棉衣、棉帽、水鞋等防寒和救援物資,還有救援人員扛來了棉墊子,供替班人員休息。
深夜10點,野外救援現(xiàn)場寒氣加重,哈氣成霜。應急保障車早已將照明燈高高擎起,現(xiàn)場被照得亮如白晝,油料補給車、炊事車、消防戰(zhàn)勤保障車、救護車嚴陣以待,幾百名救援人員仍人頭攢動,三條生命通道正加緊開通。
12日晚的救援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