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沉浸式大戲接連上演!六月,青島戲劇氛圍驟然升溫
19:30開場,19:00檢票時已經(jīng)有角色在現(xiàn)場忙碌:廚師在做飯,仆人在拌沙拉,男人們在搬動家具,小姐在別墅樓上愜息,從草坪到別墅,演員們進進出出,觀眾入場即入戲。19:30第一句臺詞響起,好戲正式開演。6月3日,沉浸式戲劇《朱莉小姐》在太平角18號上演。按照出品人張鈺的要求,演員們卸掉了“范兒”,“我們不用扯著嗓子講臺詞,因為觀眾近在咫尺;去掉話劇腔,讓觀眾感覺‘這不是戲,是真實發(fā)生的事兒’。我們也沒有傳統(tǒng)劇場的開場鈴聲,實景里一棵樹、一個樓梯都跟劇情特別融合。一對老年觀眾對我說,‘這是在青島從未看過的戲劇。’”
去年《無晝之夜》成為第一部在青島上演的實景沉浸式戲劇,出品方More機構成為這一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暑期沉浸式戲劇在青島迎來了大爆發(fā)。6月17日啟動的“光影市南劇有魅力”戲劇季,青島市話劇院的四部話劇《熬過與世界周旋的日子》《遙遠的她》《隱婚男女》《黃金劫案》將輪番上演?!皯驆u戲劇”、龍馬社、More機構等戲劇團體與青島市話劇院形成呼應,戲劇之城的氛圍驟然升溫。第一只螃蟹是“硬吃”,第二只螃蟹怎么吃?是以文旅與戲劇結合的方法“一蟹兩吃”,還是以各個劇團競爭的方式“群蟹自助”,或者是以一部戲固定一個老建筑的方式“各蟹各吃”,這些問題對青島戲劇人來說可謂全新的考驗。
《熬過與世界周旋的日子》即將推出沉浸式戲劇新版本。
一個“戲”的可能性
誕生于英國的沉浸式戲劇,與英國濃郁的戲劇氛圍密不可分。演員們往往在小酒館里就地表演,突破了場地的限制,與觀眾的距離甚至比小劇場還要近。沉浸式戲劇近年來在中國大行其道,戲劇與建筑的結合更加緊密。去年《無晝之夜》演出現(xiàn)場,考慮到老建筑的承重能力,每場演出限制40-50名觀眾入場,老建筑與懸疑氣氛的戲劇絲絲入扣,使得該劇迅速成為年末戲劇演出的爆款?!吨炖蛐〗恪愤x擇在八大關老建筑里上演,這部歐洲戲劇經(jīng)典與八大關的建筑特色密切融合,劇中城堡女繼承人與男仆的愛情悲劇,放到歐式建筑里仿佛還原了戲劇的靈魂,把性別沖突、階層沖突活化在觀眾眼前。張鈺表示,“這部戲的實景與劇情高度融合,我們一開始擔心觀眾看不懂這部大體量的悲劇,沒想到大家特別認可,全程都看得非常投入?!?/p>
資深導演張鵬的四部話劇《熬過與世界周旋的日子》《遙遠的她》《隱婚男女》《黃金劫案》也是今年“光影市南”戲劇季的“主菜”。在他看來,沉浸式話劇對觀眾要求較高,需要觀眾有一定的戲劇觀看經(jīng)驗,四部話劇分別放在“青島遇見米蘭”、郭沫若故居、1907光影俱樂部、1898廣德里上演,“哪個劇放到哪個場景,都有一定的考量。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探索拉動市南區(qū)的藝術氛圍。比如廣德里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建筑,而我們的《黃金劫案》也是一個發(fā)生在民國時期的故事,我們一看場地就覺得二者非常貼合,從建筑氣質(zhì)到演出氛圍,民國的戲放到民國的院子里演,這是實實在在的沉浸式?!睆堸i表示,自己也希望在場地里突破觀眾的預設,為戲劇帶來突破,“比如在‘青島遇見米蘭’,我們做了《熬過與世界周旋的日子》,大家都以為我會以慣用的方式設計場地,但是我一定會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我把院子的結構做了分隔,觀眾在各個地方都能遇見劇情,行動坐臥走,到處都是戲,讓大家有新的欣賞感受?!?/p>
一座“島”的可能性
沉浸式戲劇屬于一種高度假定性的戲劇,一口氣在一個戲劇節(jié)里推出四部戲,對張鵬導演來說是嘗試也是挑戰(zhàn),“從成本來說,實景演出的成本并不比劇場演出低,因為要重新設計燈光、改造空間布局,要把實景變成適合演出的場地,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實景戲劇演出往往變成了旅游項目,這必然產(chǎn)生一些藝術局限性和旅游時間的局限性?!比绾慰紤]戲劇與旅游的集合,如何在賦予實景建筑藝術內(nèi)涵的同時保持戲劇的藝術性,這也是導演、制作人關注的議題。張鵬表示,“沉浸式戲劇要根據(jù)建筑結構、根據(jù)地方的文化意義而創(chuàng)作,做出來的藝術形式是觀眾可體驗的。以《熬過與世界周旋的日子》為例,這個戲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看,它既關乎成長、婚姻,又關乎如何和父母相處?!毕鄬τ谧⒅孛餍?、注重品牌的商業(yè)話劇而言,本土劇院、本地制作人堅持的是為城市戲劇文化“保底”,“一個城市的文化積淀、戲劇普及是需要有人來做的,從最早進劇場看京劇,到舞劇、歌劇、話劇,一步步的發(fā)展都需要有人做基礎的工作?!?/p>
去年爆紅的阿那亞戲劇節(jié)讓業(yè)界看到了戲劇對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作用,以孟京輝、黃磊、賴聲川、濮存昕為代表的戲劇大咖頻繁出現(xiàn)在各個城市,相繼打造了烏鎮(zhèn)戲劇節(jié)、阿那亞戲劇節(jié)、大涼山國際戲劇節(jié)等爆款,戲劇對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能力令人驚嘆。張鵬表示,“戲劇的包容性、廣泛性、深刻性強于其他藝術形式,一個音樂節(jié)可能受限于受眾的不同口味,而戲劇節(jié)不分年齡,從兒童到老年人都對應不同的戲劇?!?/p>
負笈奧地利學習戲劇的張鈺念念不忘布雷根茨戲劇節(jié),“藝術節(jié)的舞臺搭建在湖里,超過百米長的大舞臺,布景高度三四十米,壓軸的都是大型歌劇。我夢想在一個島上搭建舞臺,舞臺延伸到海里,觀眾就可以在海邊看著戲,所以我創(chuàng)立的劇社叫‘戲島’。青島有這么漂亮的島,這么美的海,這么多的老建筑,不做戲劇節(jié)真的很可惜。在《朱莉小姐》之后我還會繼續(xù)做戲劇,未來一切有無限可能性。”(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米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