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妹(2000年悉尼奧運會63公斤級柔道銀牌獲得者)
你知道作為一名國家級運動員一生等待的是怎樣的機遇嗎?大部分人一定會認為是參加國際水平的重大賽事,拿金牌。可是我想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講,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去年的悉尼奧運會我以11秒的差距輸給了法國的一員老將,只拿到銀牌。記得后來不久我們又在法國舉辦的一次世界A級柔道賽事中遇上了,這一回我只用了不到20秒就摔了回來,可是我的心情并不好過,為什么?因為這場比賽不是在中國進行的,我沒有在自己最好最出色的時候把技藝展示給祖國的親人,這種遺憾是無法彌補的。我覺得作為一名運動員最重要的是能夠有機會在奧運這樣的盛會上,在自己的國土上展示他的最佳狀態(tài),然后看到五星紅旗在自己的國土上飄得最高。成績越好,這種感覺就越強烈。
如果說9年前作為柔道隊后備力量中的一員,得知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時我還沒有真正感到切膚之疼,那么今天,北京的成功對于我的震憾顯然是巨大的。我羨慕并且要預先祝賀那些有機會在家鄉(xiāng)奧運會上展示自己的運動員們。柔道是很難保持實力的力量型對抗項目,對年限的要求高,新人又上得快,所以我很可能是沒有機會參加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這次奧運會了,這將成為我一生的遺憾。
去年奧運過后我常常想,要是當時最后的11秒自己能堅持住;要是1992年的申奧中國不差最后的一票;要是柔道比賽的賽場是在北京,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結果會不會不同?答案是,當然會不同啦。在別的國家的土地上參加奧運和在自己的國家參加比賽永遠會是兩種感覺,即使你是個心理素質極佳的運動員也不例外。不,這和看臺上真正有多少來自祖國的聲音為你喝采沒有關系,反正就是不同,是一種說不出的情緒。
說到2008年奧運會我會在哪里,我想我會在北京奧運柔道賽場的教練席上就座吧,親眼看著經我的手培養(yǎng)起來的年輕選手拿金牌。對了,到那時我也算是真正的“功德圓滿”了,如果繼續(xù)保持目前的狀態(tài),相信我還有一塊2004年在希臘雅典獲得的奧運柔道金牌。本報記者段曉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