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訊
這一段時間以來,“勇氣”號火星車可謂大出風頭。然而,美國宇航局( N
ASA)官員在19日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卻表示,“勇氣”號未能命中最佳著陸地點,不太可能會有重大發(fā)現(xiàn)。為了保證即將登陸火星的“機遇”號不再碰到同樣的尷尬,科學家16日已經成功地調整了“機遇”號的飛行軌跡,以便它能更準確地到達火星目標著陸區(qū)域。
據英國《衛(wèi)報》報道,接受采訪的 N
ASA官員首次承認說,“勇氣”號的降落位置并不理想,落點處在一塊既沒有巖石、也沒有沉積物的凹地上,很難有什么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
N
ASA的工程師們現(xiàn)正在設法調整“勇氣”號的漫游路線,使其比原先設定的路程“走”得更遠一些,以便接觸到一些有價值的火星土壤,探尋水和生命的痕跡。
古謝夫環(huán)形山:“勇氣”號的著陸點經航天專家對大約155個火星著陸點的比較分析,在綜合考慮了科學價值和安全著陸因素后,美國宇航局于2003年4月正式確定火星表面的古謝夫環(huán)形山作為“勇氣”號火星車著陸點。
“勇氣”號登陸地點古謝夫環(huán)形山,是一個寬90英里的大坑,可能是30億到40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到火星赤道的南部后形成的。那里有條干枯的河道,可能是液態(tài)水或冰流動的通道。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首席科學家戈爾文說:“除非這里的地形跟水有某種程度的聯(lián)系,要不然不會出現(xiàn)這種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