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學(xué)生跑到工地要為民工寫家書
一天下來寫了九封 有些平時不肯說出口的“肉麻”話昨天都寄出去了
昨天,10位大學(xué)二年級的學(xué)生在凱旋路上一家建筑工地搞了個活動:幫民工給家里寫信。
上午11點,他們在工地扯起一條橫幅,搬來三張桌子,擺上信紙信
封。信紙是“浙江工商大學(xué)”信箋,信封是一位女同學(xué)買來的,印著粉色“kitty”貓卡通圖案。
同學(xué)們把“攤位”擺在工地食堂的取飯口旁邊。正值中午開飯,工人們陸陸續(xù)續(xù)趕來排隊打菜。兩位女同學(xué)主動過去搭話:
“要給家里寫信嗎?不想給家鄉(xiāng)的父母報個平安嗎?”女孩子連聲問。
工人們起初只是看著她們,笑。有人說,上個月剛給家里打過電話,匯報過情況了。
“但是收到信的感覺肯定跟接電話不一樣啊,還能長久保存……”女孩子不屈不撓。“你們一邊吃飯一邊說,我們來寫……”
剛打到飯的四川人老胡被李雯同學(xué)成功“爭取”,他端著餐盤提著啤酒,笑呵呵來到桌邊,坐在紅通通的標(biāo)語“愛的溝通”下面。
老胡57歲,四川忠縣人,在工地上做鏨子工———每天用鐵錘和鏨子把水泥墻面鑿平或鑿毛。老胡說杭州干鏨子工的,一大半人都是他老鄉(xiāng)。
李雯先問了老胡“哪里人”“家里還有誰”“每天干活累不累”“中午打了幾兩飯”等等問題,老胡一一作答,然后開始口述家信。老胡說一句,李雯記一句,老胡趁她低頭抄寫的時候,往嘴里扒一口飯,或仰起脖子灌一口啤酒。
老胡兄弟三個都攜家?guī)Э趤砗贾荽蚬,老家就?0歲的老母親一個人。老胡心疼錢,從來不用手機(jī)給母親打電話,有事都去旁邊小店打公話,一般不超過3分鐘。
老胡給母親的信是這樣寫的:
媽媽:
自從過年以來,很久沒有見到您了!我目前在杭州工作,一切都很好,請您不用擔(dān)心。
我在杭州的一個建筑工地工作,這里很好,每天中午11點工地供應(yīng)中餐,伙食也很好,今天中午吃番茄炒蛋、土豆片還有三兩飯,住宿條件也很好,我,我老婆,我兒子,我兒媳婦在這里都有工作,我們在這里過得蠻不錯的。
杭州的治安也很好,晚上下班回家也很安全,與我去過的其他很多城市相比,杭州的治安算是最好的了,所以您盡可放心。
另外,杭州路上的交警,公司的管理人員都很公正,總的來說,杭州對外來人員的保障很重視,我們在這兒很受重視,倍感溫暖。
杭州是一個旅游城市,清潔衛(wèi)生都搞得很好,我很喜歡杭州,我很欣賞杭州。
就寫到這兒了,祝媽媽身體健康!
胡連華
信寫完,老胡領(lǐng)到了一塊透明皂作為紀(jì)念,他很開心,把剩下的啤酒一飲而盡。
安徽人小許是自己端著餐盤坐過來的。小許19歲,身材瘦長,發(fā)型有點像周杰倫。小許現(xiàn)在還是合肥一所體育學(xué)校的在校生,主修田徑,專長跳遠(yuǎn)。小許說,他趁暑假來杭州打工,主要想給自己掙點學(xué)費,另外“了解一下社會”。
安徽人小許是自己端著餐盤坐過來的。小許19歲,身材瘦長,發(fā)型有點像周杰倫。小許現(xiàn)在還是合肥一所體育學(xué)校的在校生,主修田徑,專長跳遠(yuǎn)。小許說,他趁暑假來杭州打工,主要想給自己掙點學(xué)費,另外“了解一下社會”。
小許給父母寫了這樣一封信:
爸媽:
你們好!
我已經(jīng)到杭州五六天了,已經(jīng)找到了工作,一切都已經(jīng)安頓下來,杭州工地上的同事對我都好,請您二老放心。
近來二老可安好?媽的頭痛是不是好了點,請媽要注意身體,一定要保重身體,兒已經(jīng)長大,能夠為家庭承擔(dān)一定的責(zé)任,請你們二老一定要注意身體,近來天熱,請老爸也不要太辛苦了。
祝爸媽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許振興
小許之后的一段時間,一直沒人主動要求寫信,小鐘同學(xué)有些著急———她是浙江工商大學(xué)公共管理學(xué)會會長,這次“我愛我家”社會實踐活動的發(fā)起和策劃人之一。
小鐘看到身后不遠(yuǎn),幾位工人正在一堆木板上蹲著吃飯,決定主動上前“游說”。
家在淳安汾口的小周,從來沒給家里寫過書信。他最終被小鐘說動了,提了半瓶啤酒坐到桌邊。小周“從來沒跟人家有文化的人坐一塊兒過”,現(xiàn)在漂亮的小鐘坐在旁邊代他寫信,他顯得有點不好意思。
小鐘問,想給家里人說點啥?她問了好幾遍,
小周還是一直撓頭“沒啥好說的,你就隨便寫幾句吧”。小鐘詳細(xì)問了小周家里情況,寫了下面一段話。
爸爸媽媽:
你們還好嗎?
夏天到了,天氣熱了,身體要多注意。你們都是我牽掛的人,盡管我平時說話比較沖一點,但心里是很想念你們的……
這樣“肉麻”的話,小周自己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的。不知他那種了一輩子地的爸媽,突然收到兒子這樣一封信,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和表情呢?
小鐘寫完又問,你還有沒有其他事補(bǔ)充?你自己再加上幾句吧。小周滿是白灰的手捏著筆,筆頭戳著腦袋想了一會,又在信尾加了一句:
現(xiàn)在兒子在上幼兒園,一切都好,請勿牽掛。
小周寫完,贏得了小鐘由衷地驚嘆,“你的字可比我的好多了,一定學(xué)過硬筆書法,是吧?”
每個信封里還有一張橙色小卡片,做成小屋子的形狀,用來給家人寫“愛的留言”,和信一并寄出。小鐘讓小周也給家人寫上一段,小周抓耳撓腮好半天,寫下一句:
保重身體!讓時間去沖淡所有不愉快的記憶,因為生活是美好與新鮮的!
四川人文德華給兒子和母親各寫了一段:
文松:
希望你在家好好讀書,希望你考上好的高中,爸爸不能經(jīng);貋砜茨,要好好孝順?gòu)寢尅?
爸爸在這里很好,爸爸想念你!
媽媽:
我在外面很好,工作順利,你在家要多注意身體,不要操勞,到時候賺了錢,就回來好好孝敬您。
小田恐怕是工地上年齡最小的工人,今年不到17周歲。小田是河南人,來杭州才一個多月,現(xiàn)在跟師傅學(xué)電焊。
他的信是寫給媽媽的:
媽媽:
你們好嗎?夏天到了,要注意身體啊。
我在這邊身體還不錯,工作挺順利的,我住在工地上,天還挺熱的,燒電焊不方便,我經(jīng)常被燙到,不過我撐得住。
你們要注意身體啊,弟弟還好吧?讀書還好吧?爸爸還好嗎?開車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我很想念你們,很想念河南的家,我想回家又不太想回家,男人要以事業(yè)為重,在這邊還過得去,不要擔(dān)心我,我長大了,一個人在外我會自己保重的,在外沒有什么親人,但也會好好過自己的生活。沒做工作的時候,我會下下棋,還挺有趣。
吃的也挺好,反正我不挑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們也要吃好睡好身體好心情好,讓弟弟好好讀書,讓他要懂事,聽話。
兒子佳佳
60歲的老欒是甘肅隴西人,兒子小欒在工地廚房當(dāng)伙夫,順便開了個小小的雜貨店,向工友們賣些日用品。老欒和小欒的老婆都在甘肅,兩個女人帶著他5歲的小孫子欒亞軍。老欒讓李雯同學(xué)給孫子寫了一小段話。
亞軍:
爺爺聽說你生病了,很擔(dān)心你,希望你要注意身體,早日康復(fù)!同時要讓奶奶也保重身體。
昨天下午,一共有9封民工的家信從杭州寄出,過不了幾天就會送到他們父母兄弟或老婆孩子手里。四川人老胡說,他母親不識字,每次都是鄰居家的孩子讀給她聽的。
(記者何欣 都市快報)
責(zé)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