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企業(yè)的成功之道值得借鑒,失利企業(yè)的前車之覆同樣令人深省。多贏的市場結局永遠只存在于烏托邦式的臆想中,有贏家就有輸家,在豐田、通用等強勢企業(yè)景氣的市場背后,邊緣企業(yè)正譜寫出一曲曲令人或感嘆、或可惜的悲歌!
者
眼前的張明麟看上去相當疲憊,作
為東南汽車的副總經理,他坦言,2006年東南汽車沒有完成銷售計劃。
成立于1996年的東南汽車算是老資格的合資公司了,但在掙扎了10年后,東南銷量依然徘徊在5萬輛左右,并正面臨著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2003年,東南銷量達到歷史性的最高峰83533輛,但隨后由于國內車市跌入低谷,而在其他企業(yè)車型頻出的同時,東南車型匱乏,銷量也隨之節(jié)節(jié)敗退。2004年銷量大幅下滑至51060輛。
2006年年初的東南躊躇滿志,攜與三菱全面合資之威,東南計劃東山再起。4月份,此前的間接合作方三菱汽車終于直接入股東南,東南旗下車型可以名正言順地打上三菱商標;6月份,首款三菱轎車藍瑟上市;11月份,提升品牌形象的首款中高級轎車戈藍下線。
“多年媳婦熬成婆”,新車型、新品牌注入東南,9萬輛的年度計劃似乎并不為過。但到年底,東南旗下東南、三菱雙品牌銷量加在一起依然不足5萬輛,僅為47606輛。
多年積疴難除
對于東南的困局,業(yè)內曾有專家指出,問題出在產品和品牌上。多年來,東南研發(fā)落后,沒有新車型替代,同時品牌弱化,影響力不高,從而導致銷量逐年下滑。
但這些只是問題的表象。通過2006年的一系列變革自救措施,東南的產品、品牌都已得到一定程度充實,但一年下來,銷售非但沒有出現(xiàn)轉機,反而比2005年再次下滑。這說明,新品注入和品牌換標只能暫時給東南治標,如何治本,東南仍然沒有抓住要點。
東南本期望通過引入三菱技術和產品,以三菱品牌拉動銷售,這難免是東南的一廂情愿。環(huán)顧四周,國際汽車巨頭已經悉數(shù)來到中國,并不算強勢的三菱品牌到底能給東南汽車帶來多大的幫助,前景不容樂觀。
自主研發(fā)已經成為國內汽車企業(yè)的共識,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東南汽車都忽視研發(fā)投入,導致產品老化,后繼乏人,只能指望合資方產品投入。在國內相當一批合資企業(yè)自主研發(fā)產品已初見成果,并已經下線上市的情況下,東南汽車的研發(fā)中心直到去年6月份才姍姍來遲。
在汽車業(yè)內,存在著一個客觀事實:“成也本土化,敗也本土化”。一個合資公司的本土化程度,是衡量跨國公司在華能否順利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成功者如上海通用、上海大眾等,不僅已做到了產品、技術的本土化,更難得的是,這些企業(yè)已經實現(xiàn)了人才和研發(fā)的本土化。
這值得東南思考。相形之下,由于東南汽車的臺資背景,多年來,東南汽車一直迷信中華汽車在臺灣的經驗,而忽視對本地市場的適應以及本土人才的開發(fā)培養(yǎng)。據(jù)透露,雖然國內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日趨成熟,但東南汽車臺方高管人數(shù)一直維持在70人左右,技術、營銷大權仍然把持在臺方人員手中。
此外,東南銷售網點布局單一,一個地區(qū)通常只設一個大的代理商,導致競爭不充分,缺乏優(yōu)勝劣汰。在至關重要的北京市場,4家東南經銷商都遠談不上主流,即使東南戰(zhàn)略得體,戰(zhàn)術上經銷商也難以實施到位。產品力和營銷力一起缺失,銷售難見起色,也就不難理解。
力推“簡氏”新政
關于產品力和營銷力孰輕孰重,多年來,東南汽車一直左右為難。2006年9月,原中華汽車主管銷售的簡清隆接替技術出身的劉興臺接掌東南汽車,被認為是東南汽車再度強調營銷力的風向標。
“技術主導或者是營銷主導,各有優(yōu)劣勢”,在記者詢問前后兩任總經理的執(zhí)政風格時,張明麟表示。張明麟介紹,簡清隆今年51歲,在擔任中華汽車主管銷售和市場的副總經理期間,連續(xù)多年帶領中華汽車取得了不俗業(yè)績。在臨危之際將營銷干將派駐東南,表明東南營銷改革的決心。
事情終于開始按照人們預想的方向推進。簡清隆到東南后,營銷渠道扁平化管理和引入經銷商優(yōu)勝劣汰機制是新官上任首先燒的“兩把火”。簡清隆表示,扁平化管理一方面可以第一時間收集到來自市場的反饋,另外一方面可以激勵經銷商不斷提高新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的能力,而引入優(yōu)勝劣汰機制,將對比同區(qū)域競爭車型經銷商的市場占有率來考核經銷商,如果在半年內還沒有起色,最差的經銷商將被清理出局,而其他經銷商將獲得更多盈利能力。
“簡式新政”的效果究竟如何,短期內還很難看出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重營銷還是重產品,兩者正像企業(yè)前進的兩個車輪,無所謂孰輕孰重。如果不能在戰(zhàn)略上、認識上擺正產品和營銷的關系,則只能是
“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
能否時來運轉
面對2006年的銷售數(shù)字,雖然有些無奈,但張明麟并沒有泄氣,相反,他以肯定的口吻告訴記者,2007年東南汽車必將迎來轉機。在去年不到5萬輛的銷量基礎上,東南計劃今年銷量提高85%,達到85600輛。
張明麟介紹,去年年底投放的三菱戈藍現(xiàn)在定單量平均每日已超過100多輛,預定單數(shù)量突破7000輛。不僅完成了2006年戈藍的銷售目標,而且為2007年的年銷售目標打開了完美棋局。2007年,戈藍將與凱美瑞、雅閣等共同爭搶中高級車市,年計劃銷售達到5萬輛。此外,東南引入新車型力度將不遜色去年,不僅現(xiàn)有產品陣容將得到充實,東南還將引入三菱全新車型Zinger。
如果說戈藍是2007年東南的希望之星,那么出口業(yè)務則無疑給張明麟2007年銷售計劃服下了定心丸。
去年年底,東南獲得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出口定單,通過代理商,東南將8000輛東南得利卡出口到伊朗,繼華晨計劃5年出口1萬輛轎車后,東南出口伊朗成為目前國內單筆汽車出口最大交易。如果8000輛出口計劃按時完成,那意味著剛剛進入2007年東南就已完成全年銷量計劃的10%,難怪張明麟每每提到這點都喜形于色。
按民間計算,2007年是農歷金豬年,人們在這一年將吉祥如意,時來運轉。對于正當本命年的張明麟和正處于困頓的東南汽車來說,太需要這樣一個轉機了。(管宏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