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人們習(xí)慣把正月初七稱為“人日”,也稱作“人勝節(jié)”、“人七日”。傳說女媧初創(chuàng)世,第一天造雞,第二天造狗,第三天造豬,第四天造羊,第五天造牛,第六天造馬,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把這一天作為人類的生日。
????大年初七原來是“人的生日”,活了近30年才知道……那么,正月初七又有哪些習(xí)俗呢,跟青報君一起去看看吧!
????— 戴人勝 —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xí)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fēng),也戴在頭發(fā)上。
????— 攤煎餅 —
????漢族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 贈花勝 —
????正月初七,人們制作各種花勝(類似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 吃面條 —
????中國人慶生日,多有吃面條的習(xí)慣,長長的面條就是代表富貴長壽,所以,初七吃面條,也含自己慶祝生日的意義。
????— 送火神 —
????在山東部分地區(qū),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yuǎn)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于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nèi)家里沒有火災(zāi),平平安安。
????— 吃七寶羹 —
????在中國傳統(tǒng)習(xí)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寶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nóng)業(yè)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各地物產(chǎn)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正月初八就應(yīng)該重新打起精神,開始努力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