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屬于木結(jié)構(gòu)、皮面振動的拉弦樂器,由琴筒、皮膜、琴桿、琴馬、千斤、琴弦、弓子、琴托等九部分組成。二胡發(fā)音的原理是拉動琴弓擦動琴弦,通過琴馬傳導(dǎo)到皮膜產(chǎn)生共振。再通過琴筒使音量擴大,傳給聽眾。因此,二胡聲音的好壞首先取決于琴的質(zhì)量。所以,選擇一把好的二胡和正確使用、保護是重要的。那么什么琴為好琴呢?
(一)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為紫檀木,上品為老紅木或烏木,次之為烏楊或新木,再次之為花梨木,其他雜木制作的二胡只可作為初學(xué)練習(xí)之用。
(二)二胡琴筒的形狀一般為六角形或前八角后圓形,也有圓形的,還有經(jīng)過改革的扁圓或扁八方的,目前專業(yè)六角二胡琴筒的長度為130毫米,前口上下直徑為88毫米、左右直徑為100毫米;后口直徑為82毫米,筒壁厚度為5毫米,前口蒙皮處減薄至3毫米。
(三)二胡筒上的皮膜均為蟒皮,以色澤鮮艷分明,鱗紋均勻,光滑帶有油性、薄厚適中為上品。蟒皮的薄厚和蒙得松緊對二胡的音色影響很大,過厚則振動遲鈍,過薄則聲音單薄易出噪音;蒙得過緊則聲音尖硬,蒙得偏松則聲音遲鈍易塌陷,一般來講用新蟒皮蒙琴筒偏緊一點為好,開始用時在皮面上抹一點植物油,拉完琴后琴馬壓在皮上不要松弦,經(jīng)過兩三個月的每天拉奏,琴皮的張力就可達到松緊適中。這時,需備一截與琴筒橫面一般長的鉛筆在用完琴后架在弦下面,以減輕琴馬對皮膜的壓力,保持皮膜的最佳張力狀態(tài)。還有,如在南方購琴到北方使用,要選擇皮面張力偏松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