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觀!
膠州灣淺灘現(xiàn)大量小螃蟹
退潮而出漲潮而沒…
(點擊觀看視頻)
近日,每天退潮時節(jié),數以萬計的小螃蟹出現(xiàn)在膠州灣淺灘上。
他們頭頂兩根“雷達天線”,揮舞兩只蟹鉗吞食海泥里的營養(yǎng),樣子可愛之極。因體型很小,總是群體出動,在泥灘上爬來爬去,當地人給它們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爬螞”?!?/p>
爬螞蟹”作為膠州灣特色小海鮮之一,跟隨潮水漲落活動,不少當地居民趁機捕抓一些回家,給餐桌添了一道美味。
目擊:“蟹小鬼大”喜歡集體出動
紅島國際會展中心南側2公里處是一片淺灘,也是“爬螞蟹”集中生活區(qū),上午10時,隨著潮水退去,小家伙們就出來活動了。在一片片裸露的淺灘上,遠遠望去,密密麻麻一大片,如果不是在爬動,很難認出這是一個個小生命。近了,才看清它們的模樣,兩根“天線”高高豎起,特別醒目,頂端是兩只眼睛,所以又叫“大眼蟹”。
記者來到海灘邊,一時間,密密麻麻的小螃蟹突然不見了,只留下一個個密集的小洞?!八鼈兒芫X,一有人靠近就迅速鉆進窩里,那些小洞就是它們的窩。”附近養(yǎng)殖戶茍敬詩說。
“爬螞蟹隨著潮水漲落活動,漲潮時鉆進洞里,落潮后集體出動覓食?!逼埦丛娬f,在膠州灣沿線淺灘上,這種小螃蟹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
它們“喜溫不喜涼”,冬季時,天氣冷、水溫低,它們會在附近的淺灘淤泥上挖好洞穴鉆進去,再將洞口用泥沙封好,以此作為自己的過冬場所。等到來年春季來臨,伴隨著水溫回暖,它們又鉆出泥沙集體覓食。
每年麥收季節(jié),
是“爬螞蟹”最活躍的時候,
放眼望去,
密密麻麻分布在淺灘上。
如果人坐在岸邊不動,幾分鐘后,小螃蟹們又陸續(xù)開始出動了。
先是探出兩只眼睛,一番觀察后,慢慢冒頭,然后迅速爬出小洞。只見它們時而覓食,時而“跑步”,時而爭斗。
有時,三兩只撞到了一起,還會互相揮舞起自己的鉗子,將對方身體或腿部夾住,似乎在打鬧嬉戲,又似乎在較量。
如果有風吹草動,它們又會閃動著兩只萌萌的大眼睛,快速地跑到一邊,鉆回洞穴中。
講述:膠州灣淺灘小螃蟹有多種
茍敬詩說,其實“爬螞”是當地人對膠州灣內自然生長的這類小螃蟹的統(tǒng)稱,類似小螃蟹還有很多種。
其中,與螃蟹外形最為相似,同樣擁有2個細長的長鉗,體型略微偏大,身子更為偏圓的被稱為“老爬螞”。
還有一種身體呈紅色,長有紅色長鉗的叫做“紅甲”,另外還有一種蟹蓋呈紫色的叫“獨路”。
“這些爬螞主要分布在膠州灣的各種淺灘淤泥上,還有部分生長在蝦池進水溝附近的淺灘處?!焙犹诐O民羅代孟說,爬螞主要以腐爛的魚蝦等腐蝕性食物為食,喜好雨水。每當下過雨之后,淺灘上的爬螞便成群出來覓食,場面十分壯觀。
不過,
不同小螃蟹的習性也略有不同。
像“紅甲”喜歡白天出來覓食,
晚上很少能看見。
而“獨路”則恰恰相反,
習慣晚上出洞覓食。
記者了解到,爬螞學名日本大眼蟹,為沙蟹科大眼蟹屬的動物,分布于日本、朝鮮西岸、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中國沿海,生活環(huán)境為海水,常穴居于近海潮間帶或河口處的泥沙灘上。
上世紀青島海濱幾近絕跡,隨著環(huán)保治理生態(tài)向好,日本大眼蟹重新大規(guī)模現(xiàn)身。
回憶:以前用來充饑現(xiàn)在成美味
作為膠州灣盛產的小海鮮之一,
爬螞蟹與當地較為出名的
泥螞、蠔艮、末貨等海產品一樣,
成為不少當地居民記憶中的一道特色菜。
“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夏季吃過晚飯,小伙伴們就會拉幫結伙到淺灘上抓爬螞,趕上下過雨,打開手電一照,密密麻麻的小螃蟹全都在地上跑?!绷_代孟說,大家一起抓,不用兩個鐘頭,就能抓滿兩大桶。
“小時候家里窮,爬螞就是最好的調味菜?!逼埦丛娀貞浾f,每次收完地瓜,母親就讓他到海灘抓上一桶小螃蟹,回家用石墨碾碎了,加上鹽腌制,類似于制作蝦醬。吃的時候,咬一口饅頭就一口爬螞醬,咸中帶鮮,美味極了。不過,那時小孩子是不能隨便吃的,要讓家里的長輩先吃。
抓好的爬螞帶回家,既可以用清水煮,也可以做辣椒炒蟹,還可剁碎與雞蛋一起炒或者腌著吃。
最絕的是裹了面油炸,炸好的爬螞呈金黃色,一口下去,又香又脆。爬螞蟹肉質很少,現(xiàn)在生活好了,吃的人也少了。不過市場上也有賣新鮮爬螞的,四五元一斤,很多被飯店收購了去,吃過了大魚大肉的食客們,也算是嘗嘗鮮。
你有關于“爬螞蟹”的記憶嗎?
快來評論區(qū)和小編一起聊聊吧!
來源:青島早報
2019-09-06 大眾網
2019-09-06 青青島社區(qū)
2019-09-06 青島新聞網
2019-09-06 央視財經
2019-09-06 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報
2019-09-06 海爾集團
2019-09-06 青島新聞網
2019-09-06 青島新聞網
2019-09-06 青島新聞網
2019-09-06 青島新聞網